
图片 治验: 男童,7岁。因多饮多尿,尿比重为1.007,会诊为“尿崩症”,诊疗无效。刻诊:色调、脉象无额外,唯舌淡苔白滑,如有一层薄薄不匀的糨糊似的。取五苓散气化之。 方药: 白术12克,茯苓9克,猪苓6克,泽泻6克,桂枝6克。水煎服,2剂。共服4剂,病愈。 开首: 李克绍.伤寒解惑论[M].济南:山东科学期间出书社,1978:29. 介意: 五苓散出自《伤寒论》71条、72条、73条、74条、127条、156条、386条,且在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》篇中亦有纪录。以上条规齐与水气不化、津液不布相关,或口渴,或小便失利(包括多与少、利与不利),或吐逆,或浮肿,或昏迷等。方以茯苓、猪苓、泽泻通调水说念,渗湿利水;白术健运脾土,燥湿利水;妙在桂枝一味,取其温通阳气,增强膀胱气化功能,可谓从其本,如斯标本并治,凡水湿内停之小便失利、水肿、水泄,以及由水液代谢所引起的脐下悸动、癫痫等,用本方多能凯旋。经方派学家陈修园将其笼统为“积水留垢藉此行”。本例为“尿崩症”,属于疑难病之一,若包摄于中医临床,为水液潴留,失于气化所致。伤寒学家李克绍先生合计:“此证可能为水饮内结,羁系津液输布,是以才渴欲饮水,属于指引性,能使不渴少饮,尿量当然减少。”本例举证未几,李氏合计,舌苔白滑如糨糊是辨识水气内停的主要指征。淌若舌红少苔,脉象细数,那就不是本方之所宜。 第四色另据《伤寒论方证证治准绳》一书统计,本书最大法则地汇集了1988年夙昔公开出书的国表里医案专辑、专著1080部,以及报刊中的个案共10 000余例,其中部分常用方方证医案戒指2009年12月。共收方105首,其中收录医案最多的前五首方证是:一五苓散(1748例),二桂枝汤(1463例),三小柴胡汤(1260例),四苓桂术甘汤(1178例),五大柴胡汤(793例)。可见五苓散使用率之高是后东说念主出东说念主料思的。这讲明水饮(湿)疾患不仅见于常见病、多发病,何况亦然疑难病的贫乏要素,经方五苓散则是诊疗这类疾患的最好选向。 约言: 儿童尿崩,舌面有糨糊似的薄苔,此水饮不化也拳交 國產,五苓散气化之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办事,通盘骨子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骨子,请点击举报。
|